每月一穴——汇聚一身之阳气“大椎穴”
中医学认为,夏至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期,对于容易在秋冬季节受凉发病的咳嗽、哮喘等虚寒病症,可以顺应天时,在夏至后的三伏天中选用补阳的穴位进行调理,能起到事半功倍的“治未病”效果。大椎穴,古人称它为“诸阳之会”,沟通诸阳经,具有统领一身之阳气,联络一身之阴气的作用。
【穴位含义】
大椎穴,出自黄帝内经《素问·气府论》,为督脉的穴位,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之处,具有益阳固卫、疏风解表之功。大椎穴作为阳经的汇合点,是人体阳气最盛的地方,刺激该穴能够调益阳气,协助人体祛除体内风寒之邪,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。
【穴位定位】
正坐取穴,当我们低头时,于颈项后正中线可到最高突的一椎骨,并可随脖子转动,是为第7颈椎,其下方凹陷处即是大椎穴。
【保健方法】
方法一:指揉法,将手指置于穴位上,以适中力度按揉,微觉酸胀并皮肤稍潮红为度,每次操作约10分钟,每日可按揉多次。
方法二:灸法,可用艾条悬灸,距离大椎穴皮肤约3-5cm,每次熏灸20-30分钟,以皮肤微微潮红为度。(禁忌:对于发热的人群,禁用灸法。)
【穴位功效】
1.解表清热,疏风散寒:预防感冒,贯通阴阳,强壮机体。2.通经活络:预防与治疗颈椎病,解除颈肩劳损与不适。3.补虚益髓:补益虚劳,疏通督脉和手足三阳经经气、调整督脉气血,补充人体阳气的作用,调剂各类疲劳损伤。